Items

檢驗項目

水質培養 Culture:水質培養

檢驗項目:Culture:水質培養
健保編號:13007C  細菌培養鑑定檢查(一般水質培養)


健保點數:200 
自費收費:400


檢體採集:

透析水、一般水質檢體請以無菌尖底水質管 (參閱附件一,採檢容器27 )採檢至少10 mL,冷藏運送,若無法馬上操作,可保存2-8℃,24小時內送達。(參閱附件三:微生物檢驗單)

1.    採水口必須徹底消毒(金屬可以火燄消毒,其他材質可以70%酒精消毒兩次),水要先放流30秒後再以無菌有蓋的容器收集。

2.    為了確保檢體處理過程的品質以及數據的正確性,若同時要求水質培養及電解質分析時,請送兩支檢體,分別註明分析電解質及水質培養。   

 

報告時效:每天操作;5個工作天發報告

分析方法:平板傾倒法

參考區間:

Total plate count
台灣評量標準﹕RO水各端點<100 CFU/mL
透析液進透析器端<100 CFU/mL
美國AAMI標準﹕透析液<100 CFU/mL
行動標準﹕超出50 CFU/mL 即應採取改善行動
行政院環保署及台北自來水公司資料﹕
游泳池水<500 CFU/mL
飲用水、自來水<100 CFU/ mL

Total coliform count:
透析水< 1 CFU/mL
飲用水<6 CFU/100 mL
游泳池水=0 CFU/mL
(在每100 mL撮水中,以10 mL水樣五支培養,不應有陽性)
自來水標準:台灣省為 1.0(月平均)  6(單一) CFU/100 mL,
台北市為 1(月平均) CFU/100 mL,
高雄市為 <8.0(連續)  <1.0(月平均)  <6(單一)  CFU/100 mL,
以上如未檢出為<1 CFU/100 mL


臨床意義:

以水中總生菌數與大腸桿菌群數來反應環境中水系統的品質透析單位設施、設備之管理對於病患及工作人員之安全及環境維持而言非常重要,特別是透析單位使用之儀器多與維持生命相關,其管理機制應明確並以實質之管理制度據以評估。依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訪視作業評量標準之水質分析定期檢測,每年度需做水質分析檢測,根據AAMI:2014標準來研判整個透析水處理系統效能是否衰退,甚至可當作更換耗材的依據。


注意事項:

本所飲用水水質培養結果報告僅供醫療參考,若為預備保存供法規主管機關查驗時,請另依循「飲用水管理條例」送檢至經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測定機構管理辦法」核可之檢測機構執行檢驗。本所飲用水水質培養結果報告並於附加資料欄內加註「本篩檢報告只供醫療參考,並只對此次送檢檢體負責,報告結果不得做為廣告和法規用途,若有違此聲明,本所概不負責。